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九游会j9官方网站|特朗普“众叛亲离”,共和党为什么要离他而去? |专栏

发布时间:2025-10-15 18:03:41    次浏览

撰文:TylerCowen 距离美国大选日还有不到1个月,共和党人在这时却爆发了公开战争: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10月11日承诺要摆脱党内领导人的枷锁去竞选,并发誓要惩罚“不忠”的党员,其中包括众议院议长保罗·莱恩(Paul Ryan)和2008年的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约翰·麦凯恩(John McCain)。特朗普早已表达过对华盛顿建制派的蔑视,但为了挽救自己四面楚歌的竞选,他暗示自己可能直接与共和党领导人开战。 共和党俨然已成为一个烂摊子,这个骄傲的政党怎么会沦落到这般境地?他们的总统候选人正背负着退出竞选的千钧压力;现在,他们很有可能失去国会参众两院的控制权。用“判断力差”来解释,是个不错的起点,但经济学家所称的“博弈论”可能有助于为这种解释提供一个理论框架。 很多人都在问的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如此多共和党人历经这么长时间,才出面谴责唐纳德·特朗普。毕竟,这位总统候选人犹如汗牛充栋的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言论早已有之,并且记录在案。一些源自博弈论的简单指针,或许能够解释为什么特朗普此前的纪录还不足以成为一个诱发党内叛乱的危险信号。随着特朗普在党内初选中连连告捷,不断迫近获得提名所需的票数,共和党人面临为其“背书”(endorse)或者至少不反对他的强大压力。支持党内选定的总统候选人,被视为获得政治捐款,赢得特朗普支持者认可的不二路径。更不用说,倘若特朗普最终入主白宫,这些支持者还有机会捞个一官半职。很多共和党人屈服于这种压力。一些没有屈服的共和党人,或许原本就没有什么政治前途。一旦大多数共和党人出面支持特朗普,你恐怕很难跳出来,孤零零地反对其参选。作为特朗普的初选对手,约翰·卡西奇(John Kasich)和杰布·布什(Jeb Bush)并没有为他背书。他们似乎随即从全国政治舞台上销声匿迹。 特朗普的初选对手,约翰·卡西奇(左)和杰布·布什泰德·克鲁兹(Ted Cruz),另一位初选对手,直到最近才正式支持特朗普。他的支持率也一落千丈。就这样,这些心怀不满的共和党人围坐在一起,等待着其他共和党人释放叛乱信号。10月7日浮出水面的那段摄制于2006年的录像带(在这段视频中,特朗普用极其粗俗的语言吹嘘自己调戏女性的手段)与其说是特朗普的另一桩丑闻,倒不如说它迅速揭示了其他共和党人“弃船潜逃”的意愿。女性共和党议员,以及那些需要摩门教选民群体支持的政客,率先撤回他们的支持。 随后,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公众和党内同僚对这场叛乱的反应相当积极。越来越多的共和党人随即加入批评者的行列,“从众效应”愈演愈烈。这很像债权人抛弃一家有可能破产的企业——这样做也就夯实了其关门大吉的命运。不妨回想一下大作家海明威对崩溃过程的描述:“渐变,然后突变”(Gradually and then suddenly)。当然,鉴于这场政治叛乱已然发生,早点这样做显然对共和党人更有利——比如说,在7月的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前,或者在这场会议期间。 彼时,共和党更容易提名一位特朗普的替代人选,代表该党角逐总统宝座。但共和党上下陷入“集体行动的困境”,就像那些或许希望反抗金正恩统治的朝鲜将领一样。后者知道,如果其他人不及时跟进,他们必将共赴黄泉路。眼下,另一个“集体行动的困境”或许正在引领共和党人走向一个更加悲惨的命运。如果特朗普没有机会赢得大选或保持接近,共和党选民的投票率可能会崩溃,从而危及该党对许多官阶相对较低的政治职位的控制。倘若所有的共和党人只是假装特朗普没有说过那段极其下流的话,那或许有助于提振共和党选民的投票率,进而提升赢得大选的几率。但政客们经常顾及的,只是自己的私利。在足够多的选民似乎“受够了”特朗普的荒诞言行之后,政治候选人和其他党员就会寻求与他保持距离。如此一来,一旦特朗普不再参选,他们也可以尝试着重建自身声誉。你可能会说,这些人终于做了正确的事情,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许多人再一次遵循自身利益行事,也再一次损害了共和党整体的利益(但这样做不一定伤及美国公众的利益)。换言之,共和党人接连两次都站在了博弈论逻辑的错误一边——推迟他们的反对意见是一次,后来撤回支持是另一次。这些很难成为亚当·斯密(Adam Smith)著名的“看不见的手”隐喻的鲜活例证。倘若政变升级这种集体行动灾难是否有可能被调升一个等级?试想一下,如果共和党针对特朗普发动一场更加正式的政变,那将是什么情形。共和党内部正在激烈讨论在选举周期已临近尾声之际,他们还可以采取哪些力挽狂澜的举措。然而,倘若没有获得特朗普本人同意,共和党是很难临阵换将的,如果现在还存在这种可能性的话。因此,一些共和党人可能会首先尝试着驳斥特朗普,然后祭出一些有吸引力的选项,以怂恿他退出竞选。(“建立一个新的商业合作伙伴关系怎么样?”)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激励,能够诱使这位或许很自私,同样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候选人选择离开呢?呃,为了获得一笔更好的交易,特朗普可能不会立刻离开,然后静悄悄地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中。(本文不代表彭博编辑部、彭博公司、《商业周刊/中文版》及其所有者的意见。)编辑:刘馨蔚翻译:任文科◆ ◆ ◆ ◆ ◆回复你感兴趣的关键词立即获得关于TA的更多信息!送书福利丨上海楼市丨实体书店丨沃尔玛犯罪丨新旧iPhone丨许小年丨星巴克丨红色电话亭丨离奇谋杀案丨......巴菲特呼吁特朗普公布税单领英创始人:特朗普公布就捐500万 |视频尽在《商业周刊/中文版》App长按识别二维码,速速下载吧!